千亿球友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doc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doc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全球废旧电子产品数量剧增,但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 目前电子垃圾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如何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有效回收、环保处理, 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电子垃圾的危害、污染现状以及国内外回收措施的分析, 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关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面的相关对策及规划, 对促进我国电子垃圾妥善回收处理的规范性、高效性、环保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电子垃圾[DOI] 939/ 随着 IT 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电子产品报废量的增加以及废旧电子的不规范处理导致其污染状况严重, 这个问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电子废弃物中大量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和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应对其进行高效回收、环保处理, 从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电子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国内外回收处理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关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面的相关对策及规划。 1 废旧电子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废旧电子产品是指被废弃的电器或电子设备, 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简单, 对健康、环境危害较轻的废旧电子产品, 如拆解较容易的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医疗、科研电器等; 另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复杂, 对健康、环境危害比较大的废旧电子产品, 如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 电脑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 手机原材料中的砷、镉、铅以及其他多种持久降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毒物质等。[1] 上述废旧电子产品在回收及转移利用过程中, 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和损害健康的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废旧电子产品对健康的危害电子垃圾在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物成分复杂, 主要包括重金属和持久稳定的有机物等。[2] 若回收处理不当,会对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例如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含有镍、砷化物、铬、铜汞在内的重金属, 这些可能引发皮肤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眼部症状如发痒、结膜充血等。持久稳定的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多溴联苯、二氧杂芑和呋喃等, 会通过呼吸、饮用水和食物链在富集, 引起神经衰弱征候,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病症。[ 3] 废旧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危害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有研究发现,在垃圾填埋场中 70% 的重金属和 40% 的铅来自于电视机和,废弃电脑产生的电子垃圾导致 万吨铅、 287 吨汞进入垃圾填埋场。[4] 具体分析, 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三种: 电子垃圾被填埋或者焚烧时, 其中的重金属渗入土壤, 进入河流和地下水, 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电子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焚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的污染; 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 会破坏臭氧层,引起温室效应。[5] 所以废旧电子产品如果回收处理不当,将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我国的电子垃圾现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废旧电子产品的产生速度十分惊人,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污染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 各种电子电器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并且 2003 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电子产品报废的高峰期球友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 9], 2012 年,我国电子垃圾数量达 1110 万吨, 占全球的 % ; 2013 年, 我国手机淘汰量为 7000 万部,“四机一脑( 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年废弃量达 1 亿台; 201 4 年,中国以丢弃 600 万吨电子垃圾的数量排在美国( 710 万吨)之后位居第二,紧随中国之后的是日本、德国和印度。我国建立的控制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法律体系虽让电子垃圾的增长速度得以缓解, 但在进口废旧物资管理体制方面的疏忽与缺陷却成为我国电子污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 80% 出口至亚洲,这其中又有 90% 进入我国。每年美国、欧洲超过 106 吨的电子垃圾被运往中国。[10] 我国在电子垃圾处理技术上没有严格的法律制约, 从而导致了电子垃圾污染。例如,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的贵屿镇, 数万人从事着焚烧废电器和塑料的回收和分解工作, 他们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并焚烧那些无法再回收的垃圾。自 2005 年3 月起,绿色和平组织在此地及其周边地区共收集了 44 份环境样本,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过程中排出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 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土壤中钡的含量超标 10 倍以上、锡为